龙卷风狙击手

时间:2009-08-06 10:59:39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罗伦  点击:

文/罗伦     图/吉姆·里德 字串5

    他是世界摄影界公认的最杰出的极端气候摄影家之一。在近20 年的全职摄影生涯中,他追踪了多达357 次的暴风,经历了17 种大型飓风,拍摄了60 多个龙卷风纪录片,曾受邀担任电影《后天》中飓风特效的处理顾问。他的作品不断在《国家地理》、《纽约时报》、《时代》等著名报刊杂志上出版。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摄影师吉姆·里德告诉记者:“与其说我是个‘追风狂人’,不如称我为‘龙卷风狙击手’。现在,我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大自然。” 字串9

  字串6

 今年6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一张美国堪萨斯大草原上空的陆地龙卷风照片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英国《每日邮报》这样描述照片中的场面:积满尘土的老福特“探索者”越野车被抛弃在旷野上,越野车的前方是高耸的漩涡,堪萨斯深黄色的尘土夹杂其中。“那场景看上去像极了《绿野仙踪》中的一幕。”
  7月初,堪萨斯郊区的一间小屋内,不时传出惊叹和欢呼。五六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围坐在一起,时而击掌,时而大笑,他们频频对电脑屏幕上的照片评头论足,相谈甚欢。坐在他们中间的就是“绿野仙踪”式照片的作者吉姆·里德,而簇拥在他身边的都是平日里与里德一起勘测、追踪极端气候的伙伴。此时,这个团队正在回顾2009 年上半年以来,里德所拍摄的极端气候摄影作品。
  自3月7日发生在田纳西的第一个龙卷风开始,四个月来,里德便驾着他的越野车往返于科罗拉多、堪萨斯、卡罗莱纳等各大州县——像过往的近二十个年头一样,用相机追逐着发生在美国的各种极端气象,尤其是飓风和龙卷风。
  “飓风在美国遍地开花,它们不停,我便要一直追。七、八月是龙卷风的高发季节,尤其在美国中部和南部,我想再往后你可就找不到我啦。”里德跟《外滩画报》记者打趣道。

字串8

  美国向来被称为“龙卷风之乡”。龙卷风频发的时候,一天内甚至可能出现五次。最近一段时期,这样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让里德忧心忡忡。他告诉记者,现在的自己几乎“没有假期”。
  在里德的众多摄影作品中,有一张“乳状云”的特写照片。“乳状云”是罕见的九大自然现象之一,是在积雨云下方形成的乳状形积云,因下降气流中温度较冷的空气与上升气流中温度较暖的空气相遇形成。虽然乳状云层叠起伏的形态令人叹为观止,但它的出现却总预示着可怕的风暴等极端气候的降临。
  “作为摄影师拿起相机拍下乳状云的刹那,我欣喜万分。可是当越来越多的乳状云频繁出现的时候,我高兴不起来,这意味着,我们的气候条件正变得越来越恶劣,越来越难以掌控。”里德说。
  “虽然从2005 年的‘卡特里娜’飓风以来,美国还未遭遇强烈而具有毁灭性的飓风或者龙卷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相安无事。相反,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让人捉摸不透。这也是为何我要转变工作重心的原因,我觉得,应该让更多人了解目前的气候情况。我们需要时刻准备。”
爱穿平脚裤的龙卷风狙击手
  扛着相机出现在龙卷风发生的各个角落,不顾个人安危深入飓风中心拍摄照片——在听到“龙卷风追逐者”这样的名号之后,几乎所有人都会产生以上的联想,并且断定这些人的生活每天就应该是一部惊险、刺激的好莱坞大片。 字串9

  从1992年真正投入全职摄影生涯,里德几乎经历了所有你所能脱口而出的极端气候:龙卷风、暴风雪、雷暴、冰雹、干旱、洪水……然而关于“冒险”,里德却一口否定:“很多时候外界总爱对‘追逐龙卷风’夸大其辞,几乎把我们描述成无所不能的超人英雄。事实上,每一次追逐前,我们都会尽可能做足一切准备工作。追风人不是有了龙卷风就一头扑去的傻瓜,也不是每一次都必须深入暴风中心,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与其说我是个‘追风狂人’,不如称我为‘龙卷风狙击手’——我在龙卷风将真正造成它的破坏之前‘拦截’它。”
  平日里,里德的常规工作便是勘测极端气候动向,并且及时做出追逐与否的决定。在他的眼里,每一次任务都是一次接近、了解大自然的机遇。“ 在拿起相机拍摄的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人都与大自然交融在了一起。那些令人惊异的现象在大多情况下并不是灾难,相反,它们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旦确定了执行任务,里德就会扛上三四个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独自一人驱车前往。这些年来,里德的追逐地点一直在改变,追逐对象也一直在改变,唯一不变的却是奔跑在酷暑骄阳下的自己。他经常穿着一条卡其色平脚裤。“平脚裤总让我跑得更快!每当我看到一个龙卷风漩涡逐渐向我靠近的时候,就必须立马选取一个合适的相机,冲到最合适的位置,以最快的速度按下快门。这个过程可能只是几秒钟,所以我不能让一个裤脚管耽误我的拍摄,甚至逃生的时机!”说起平脚裤的好处,里德的语气就变得兴奋起来。

字串3

  里德先后追逐过357 次暴风、17 种大型飓风、拍摄60 多个龙卷风。让他平安无事的法宝绝对不只是一条平脚裤。每一次出发前,大到前期的数据分析工具、调试停当的越野车和相机等装备,小到几点给母亲打个电话或者挑选什么样的T 恤,吉姆·里德都会一一安排妥当。
  他本人的回答或许更发人深省:“今天我们探讨全球气候变暖不是没有意义的。我能活到现在,不单是因为平脚裤让我跑得更快。人类需要的也不仅仅是一条平脚裤。每一条平脚裤的背后是我对大自然的敬重。”
狙击“卡特里娜”飓风
  追风17 年以来,有两次经历令吉姆·里德至今难忘。一次是在2004年时,他追拍龙卷风“查理”时命悬一线,还有一次,就是亲历2005 年极端气候摄影师吉姆·里德,摄影/ 卡瑟琳·横扫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回忆这两次经历,里德说:“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
  旧事重提,先前还滔滔不绝的里德突然沉吟良久。半晌,他才开口对记者说:“我不知道中国媒体如何报道卡特里娜,在美国,直到今天,相信多数人谈起它依然记忆犹新并且心情沉重。卡特里娜让整个新奥尔良沦为空城,它的杀伤力超出预计,它是我见过最猛烈的飓风。”

字串9

 作为半个“业内人士”,里德可以说是那批最早“预知”到卡特里娜飓风的人之一,用他的话说,自己为此“早已做足了准备”。
  在飓风预计登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前一个星期,里德和另一个追风伙伴便已“驻扎”在当地一家五层楼高的旅馆,这家旅馆号称可以抵御5 级龙卷风(美国标准中龙卷风的最高级别——编注)。为了狙击卡特里娜,吉姆·里德在旅馆里整整连续按兵不动“埋伏”了5 个小时之久。
  8 月25 日,卡特里娜终于来了!飓风所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汹涌洪水带来的逼迫感和震耳欲聋的声响。奔腾的洪水更因一路冲刷着泥泞的土地而变得污浊不堪。吉姆·里德和同伴的视野范围彻彻底底地被洪水填满,他们几乎看不到任何别的东西,除了水还是水!连同无数被连根拔起的树根残枝、残垣断瓦,甚至一整辆汽车或者大半个屋顶一起,强势的洪水正直奔旅馆而来。
  在旅馆的二楼,里德和同伴面对着成堆的食物、饮用水、救生设备、卫星通讯器材等一切你所能想到的物资竟然一时不知所措。旅馆一楼已经完全被淹没了,他们本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一定会万无一失,谁料当卡特里娜真正袭来的时候,一切的准备都说不上是准备了!

字串1


  缓过神后,他们当即决定转移到三楼,因为再高的楼层就不方便拍摄了。为了争取时间,他们舍弃了大部分物资,扛着摄影摄像器材在三楼的旅馆窗口支起了三角架。
  “你难以想象当时的我是怀着怎样激动和紧张的心情举起手中的相机和摄像机!我们几乎拍下了卡特里娜发展到5级状态的全部过程!”里德说。
  洪水在他们的脚下咆哮,狂风从他们的身边呼啸而过。几分钟的震耳欲聋和天旋地转之后,吉姆·里德和伙伴从旅馆里出来。方圆一公里以内,所有一切都被完全摧毁,只有他们的旅馆大楼还挺立着。但是,旅馆的底层也已经“伤痕累累”,只有钢结构的几面水泥墙还竖在那里,一个向外伸展的浴室莲蓬头竟然还“坚强地”耸立着。周围的民宅、商铺都未能幸免于难,到处都只能看到混凝土板。
  一棵吉姆·里德曾见过的百年老树,后来只剩下了一个深邃而可怕的大坑。
“永别了,我亲爱的妈妈!”
  “卡特里娜”飓风,对经历过鬼门关考验的里德来说,不是最摄人心魄的狙击事件。
  2004 年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吉姆·里德和他的团队勘测到佛罗里达可能出现一次龙卷风。当时,他们探测到该龙卷风的强度指数为二级。里德便和一个气候学助手来到当时他们预测龙卷风可能经过的平原,等候它的出现。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天色几乎在一瞬间突然暗了下来,狂风大作。平原上几乎没有任何挡风的依托,暴风越来越强,刮得里德和助手几乎睁不开双眼。里德死死拽着手中的相机,他们的车厢已经开始随着暴风上下震动,轰隆隆的声响震耳欲聋。一切都失去了控制,龙卷风改变了方向!里德当时就断定,这样的龙卷风远远不止“二级”。

字串5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里德迅速做出反应,赶忙朝着助手大吼,两人一同躲到了车子底下。
  “我们的头上有大树飞过,最后连车子底下都已经不安全了。我什么都听不见,我只能不断祈祷,别把我刮走!别把我刮走!我脑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完了!结束了!完了!”里德回忆道。
  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里德甚至用手中的相机留下了“遗言”:“永别了,我爱的人们!永别了,我亲爱的妈妈!永别了,我亲爱的朋友!永别了!”
  在这样惊心动魄的三四分钟后,突然一切又恢复到了“死一般的寂静”。里德抬起头、起身,和身旁的助手抱头痛哭。他们在旷野上走了很久,找到了一个“龙卷风避难所”躲了进去,久久没有回过神。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还没有死。那是我近二十年的追风生涯中,唯一一次如此接近死亡的经历。那次的龙卷风后来被叫作‘查理’(Charley),并且被标定为‘五级’。能活下来,是因为查理的‘暴风眼’救了我们。不是每次都可以那么幸运,灾难总是来得那么突然,我们必须为可能发生的一切时刻做好准备。”里德说。
从华纳编剧到实现儿时梦
  美国著名的文学家马克·吐温有过一句话:“春天,我在24 小时内目睹了136 种天气的变化。” 字串2
  吉姆·里德,1961 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中部的斯普林菲尔德,当地的气候或许恰巧表现了马克·吐温的这一席话。
  “ 一个月前我曾爬过的那棵树,在一个月后便被龙卷风连根拔起。这是童年印象很深的事。” 在吉姆的记忆中,各种恶劣的气候都曾侵袭过龙卷风超晶胞下产生的强烈闪电,2004 年6 月5 日落暮时分摄于美国堪萨斯州麦迪森劳治(Medicine Lodge)这个小镇。八岁时,里德刚结束了在佛罗里达州的愉快假期,坐在母亲驾驶的车里,他透过窗玻璃看外面的天空。窗外正下着滂沱暴雨,狂风中的雨珠疯狂地砸向他们的车。车窗上早已粘满深黄色的泥垢,车内漆黑一片。
  母亲勉强把车停靠在了路边。涨起的水流立刻把车子团团围住。母子俩的耳膜被犹如“失控喷气发动机”发出的阵阵轰鸣震颤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声响让吉姆觉得“自己聋了”。
  母亲的双脚一直没有离开过刹车,双手紧握方向盘。然而,比起母亲的焦躁,她身边的小里德却因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而兴奋地大笑:“妈妈!这真刺激!”
字串8

  年幼的里德不明白,汽车外肆虐的是可怕的“卡米尔”飓风——1969 年8月18 日这天,卡米尔毫不留情地袭击了美国密西西比州,它途经的城镇房屋尽毁。故而,卡米尔也被看作是二十世纪美国历史上最强的热带气旋之一。所幸,吉姆和母亲当日无意间驶入的只是“卡米尔”的外沿地带。在几分钟风驰电掣的黑暗后,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
  经历过“卡米尔”之后,在第二年的圣诞节,母亲送给他一个崭新的柯达相机和一本精致的日记簿。于是,九岁的里德开始习惯每天在日记簿上记下些什么。里德告诉记者:“那天的日记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气象记录’。自从那时起,我开始每天观察天气。奇怪的是,我非但没有对伊利诺伊州多变的狂风暴雨产生任何恐惧。相反,我发现自己迷恋上了它。”
  很快,里德又学会了用摄像机捕捉气象。十一岁的时候,他尝试用摄像机拍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影片。
  二十多岁时,里德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主攻电影。大学毕业后,里德去了洛杉矶,时而为一些广告公司写写文案,时而为一些影视公司写写剧本。“好莱坞著名的加拿大导演诺曼杰·威森曾买过他的剧本,好像叫《162 号机上的麻烦》(《Trouble on 162》)”,里德的助理珍妮弗·布鲁告诉记者:“他是个与华纳兄弟影业公司签过两年合同的编剧!”

字串6


  之后,里德经常透过摄影机拍些小制作的电影。然而,命运再次将他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天空,因为美国糟糕天气几乎耽搁了里德的大多数工作。
  “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总免不了受制于它的客观条件,这是我当时才意识到的事情。我开始想,或许母亲那个时候早已用她送给我的相机提醒我去从事一些与天空、气候、镜头有关的事情。或许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多抬头看看。”里德说。
  就这样,在好莱坞工作了八年的吉里德1992 年回到了堪萨斯,再一次将他的镜头对准了天空,而这一“对”就“对”了17 年,一直“对”到了现在。
心怀感恩的大自然信徒
  1993 年4 月24 日,在一个强烈的龙卷风席卷了塔尔萨城外的卡图萨县时两天后,吉姆带着相机来到了卡图萨。在那里,时速超过每小时150 公里的龙卷风简直把这个小镇掀了个底朝天,里德被眼前的一切震撼了,他站在废墟中,一天只按下一次快门。
  “这样的灾难太让人难以接受了,我只能用双眼去记录。从现在起,我必须时刻牢记极端气候的毁灭性。”
  当天晚上,回到威奇托的家中,里德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追逐龙卷风,不只想象中的惊心动魄,有时候它让人看到毁灭和阴暗。” 字串6
  十多岁的时候,里德用“刺激”形容他遭遇的飓风;二十岁多时,里德用“惊叹”赞美他目睹的自然奇景;三十多岁时,里德用“敬重”对待大自然美丽与阴暗的两面性;现在,四十多岁的里德说,他要用“分享”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在各种极端气候中出生入死、摸爬滚打之后,如今的里德或许比大多数人都有资格评价大自然的力量,也更懂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但他却也比大多数人都表现得从容而感恩。“我专门学习了急救技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能给他人和自己提供帮助。”里德告诉记者。
  2002 年,里德被邀请担任了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电影《后天》中飓风特效的处理顾问。谈及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难,里德一连用了四个副词来形容他的感受:“那是一种太太太太绝望的心情,若是你看到了自己身边有人由于气候灾难而受伤,甚至离你而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用自己的照片和经历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大家可以多抬头看看天空,看看星星,看看月亮,看看云朵……大自然太美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
  现在,里德走到哪里都还是会带着母亲。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母亲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的工作。
字串9

  正是这越来越多变的气候环境,甚至让这个干了近20年摄影的人开始有了松一松总拿着照相机的手的念头。对于未来,里德告诉记者:“2010 年开始,比起专注于个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摄影的追求,我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成果传播上,比如举办一些展览,或者做一些气候方面的演讲等。”
  7月29 日,华盛顿科克伦艺术馆人声鼎沸,在这里开讲的正是美国著名极端气候摄影师里德。距离接受《外滩画报》对他的专访已经时隔近两周。里德兑现了他的诺言,他说:“我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大自然。” 字串8

 

字串5


救救大自然环保公益网站:WWW.99DAZIRAN.COM

24小时热门信息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