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的软体动物(二)

时间:2011-05-18 11:27:41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作者:  点击:

鹦鹉螺
  鹦鹉螺属于头足纲中的四鳃类。古老的头足类也都鹦鹉一样,有不同形状的贝壳。但到现在它们大都已经灭绝,唯一余下的只有在海底生活的鹦鹉螺了,所以鹦鹉螺是一种"活化石",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很久以来便是动物进化系统研究中的很有价值的材料之一。

字串3

  鹦鹉螺是一种底栖性的动物,平时在海底爬行,偶然也漂浮在海中游泳。它的游泳方式跟乌贼相仿,是利用它的两片互相包被的漏斗喷水进行的。鹦鹉螺的触手数目很多,一共有90个。其中有两个合在一起变得很肥厚,当肉体缩到贝里的时候,用它盖住壳口,这与腹足类的厣的作用相当。世界上生活的鹦鹉螺一共只有3种,数量也不多,它们的贝壳很好看,珍珠层很厚,可供玩赏或制作工艺品。

字串2

 

字串2

扇贝
  扇贝是我国山东沿海著名的海产珍品之一,特别是位于渤海中的长山列岛所产的扇贝尤为驰名。顾名思义,扇贝一名是因为它的贝壳形状很象折扇的扇面而得名。因为它生活在海里,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海扇"。

字串5

  扇贝一般用足丝附着在岩石或沙质海底上生活,在人们把它从海中采来,移入水族箱中时,由于新环境的刺激,短时间它们表现得十分活跃。时而将闭壳肌舒展,两扇贝壳随之张开,外套膜边缘的触手象太阳放射出的光芒一样伸展在壳外,十分好看;时而又收缩闭壳肌,将贝壳关闭。由于闭壳肌的急剧伸缩,贝壳快速的开、闭,排出的水流产生很大的反冲作用。扇贝借助排出水流产生的反作用力,在水中快速游动,特别是幼小的扇贝表现得更为突出。它们能象"飞"一样,瞬间由水族箱的底部"飞"出水面,有时还能"飞"到水族箱外来,因此,人们称它们是会"飞"的贝类,当然这种"飞"行表演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待它们对新环境适应后,便静卧在水底,并且伸出足丝固着在水箱的池底上,开始了平静的生活。

字串6

  扇贝肥嫩而大的闭壳肌的干制品是名贵的海味--干贝,所以它又有"干贝蛤"一名。 字串2

  扇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是名贵的海产珍品。扇贝不仅食用价值高,而且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据报道,其韧带的浸出物对医治癌症有一定的疗效。 字串4

  正因为扇贝的经济价值高,所以世界各海洋国家都相继开展了人工养殖工作。我国沿海养殖的主要种类是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两种。 字串7

 

字串2

鹧鸪鹑螺

字串4

    鹧鸪鹑螺分布于我国西沙、台湾等地潮间带水域。

字串1

字串6

缢蛏
  贝壳长形,背腹缘近于平行,前、后端圆。壳顶位于背缘,略靠前方。外韧带。生长线明显。壳的申央稍偏前方有1条自壳顶至腹缘微凹的缢沟。壳面被1层黄绿色的外皮。壳内面白色。壳顶下方有与壳表凹沟相应的1条突起。铰合部小,右壳有主齿2枚,左壳有主齿3枚。
埋栖型贝类。生活于河口或有少量淡水流入的内湾。广布于我国沿海,日本也有分布。肉味鲜美,为我国重要养殖贝类。 字串2

字串3


地纹芋螺
  贝壳呈筒状。螺旋部略高出体螺层。每一螺层缝合线的紧上方和体螺层的肩部有1列明显的结节突起,在体螺层肩部结节突起约有10个。壳面平润,淡肉色,饰有褐色网目状的细小花纹。在体螺层上、中、下3部各印有1条宽的断续的紫褐色色带。壳口狭长。
  该种动物具毒腺。人不慎被咬伤后有生命危险。它生活在低潮线附近至数米水深的砂滩上或珊瑚礁间。见于我国西沙群岛和海南南部,为印度--西太平洋广布暖水种。

字串2

字串6

货贝
  壳小,背部中央高起,两侧较低平,在贝壳后方的两侧形成结节突起。螺旋部被珐琅质覆盖。背线不清楚。壳面为鲜黄色,两侧缘部色较淡。背部具有2~3条灰绿色横带。基部平,黄白色。壳口窄长。唇齿粗短,每侧约12~13枚。壳内面紫色。
  生活在潮间带中潮区至潮下带的岩石和珊瑚礁间。见于我国台湾、海南南端和西沙群岛,为印度--西太平洋广分布种。古时曾以贝壳作货币使用,故名。 字串6

字串7


棕带焦掌贝
  壳小,长卵圆形。背部膨圆,两侧缘稍厚。壳面光滑具瓷光,乳白色,具有宽的棕褐色色带3条。螺旋部被珐琅质所覆盖。壳基部洁白色。壳口窄长,近直。外唇齿约16~18枚,内唇齿约14~17枚。壳内面白色。
  生活在低潮线附近的岩礁间。见于我国海南和西沙群岛,日本、印度洋也有分布。 字串5

字串7

 

字串8

  字串4


救救大自然环保公益网站:WWW.99DAZIRAN.COM

24小时热门信息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