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盔戴甲的节肢动物

时间:2010-01-23 15:05:50  来源:紫雨咖啡屋百度博客  作者:  点击:

    节肢动物是动物中最大的一个门类,在目前已知的100多万种动物中,它约占85%。该门类动物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附肢分节,故名节肢动物。目前,在中国海共记录节肢动物4362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物种的1/2 。

字串7

  海洋中的节肢动物有肢口纲、海蜘蛛纲、昆虫纲和甲壳纲等四大类,其中甲壳纲是很重要的海洋生物类群,像我们平常喜爱吃的虾和蟹就属于这个纲的生物种类。

字串2

        
海南三强蟹                中华新尖额蟹 字串5

      
 
篦额尖额蟹             屠氏招潮蟹

字串5

      
 
豆光蟹                  翼长节菱蟹 字串5

 
一、招潮蟹 字串5

字串8

  招潮蟹
字串3

  招潮蟹。身体深褐色,足红色。雄蟹一螯很大,重约占总体重的一半;另一半则较步足还小。雌蟹两螯均小,且大小相等。招潮蟹成群穴居海滩,以含有机碎屑的泥土为食。退潮时,在港湾、在河口的泥滩上,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奇异的蟹跑来跑去,忙忙碌碌,活跃非常。它们退潮时在泥滩上奔跑、觅食,涨潮时便迅速钻进洞穴中。这种蟹的活动同海水的涨潮、落潮密切相关,故名"招潮"或"望潮"。 字串2

  人们知道,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力造成的,而潮汐的高低也受太阳引力的影响。看来招潮蟹既能根据太阳,又能根据月亮来校准自己的"时钟"。它们按太阳日改变颜色,同时又随潮汐涨落,也就是按太阴日来寻觅食物。它们在感到潮水即将涌来的10分钟之前,就会安全地藏在洞穴里了。它们吃食时间同月。  
二、中国对虾
 

字串3

字串9

  中国对虾

字串6

    地方名:明虾、对虾、大虾、肉虾、黄虾(雄)、青虾(雌)  

字串5

    中国对虾,也称东方对虾。栖息于浅海海底,常在泥沙上爬行。白天潜伏于泥沙内,夜晚活动于海水的中上层。食底栖虾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以及其他各无脊椎动物的幼体,也食硅藻。我国沿海都有分布,但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以及朝鲜西部沿海。

字串3

形态特征
  个体较大,体形侧扁。雌体长18~24厘米,雄体长 13~17厘米。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棕黄色。通常雌虾个体大于雄虾。对虾全身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一对。有5对步足,前3对呈钳状,后2对呈爪状。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
  养殖品一般体长12-15厘米,体重20-40克。生命周期为一年,个别能活二三年。
生态习性
  中国明对虾属广温、广盐性、一年生暖水性大型洄游虾类,雄虾俗称“黄虾”,一般体长155毫米,体重30-40克;雌虾俗称“青虾”,一般体长190毫米,体重75-85克。体色青中衬碧,玲珑剔透,长半尺许,故又叫大虾。平时在海底爬行,有时也在水中游泳。渤海湾对虾每年秋末冬初,便开始越冬洄游,到黄海东南部深海区越冬;翌年春北上,形成产卵洄游。4月下旬开始产卵,怀卵量30-100万粒,雌虾产卵后大部分死亡。卵经过数次变态成为仔虾,仔虾约18天经过数十次蜕皮后,变成幼虾,于6-7月份在河口附近摄食成长。5个月后,即可长成12厘米以上的成虾,9月份开始 向渤海中部及黄海北部洄游,形成秋收渔汛。其渔期在5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主要渔具为拖网、锚流网和张网等,改秋捕后规定开捕期自9月份以后。 字串9
主要产地
  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对虾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及天津市沿海是主要产区。捕捞季节过去每年有春、秋两季,4~6月份为春汛;~10月份为秋汛。10月中下旬为旺汛期。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于70年末突破了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解决了人工养殖对虾的苗种问题,目前在我国沿海北自辽宁丹东市,南至海南沿海均开展了中国明对虾养殖生产,养殖年产量约20万吨,大大超过自然海域的捕捞量。
  中国明对虾是中国的特产,也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广受国际市场欢迎。因其熟后通体橙红,如珊瑚雕就,且弓腰长须,向被日本人视为长寿吉祥之物,是佳节盛宴的必备美肴。在国内也是烹调许多高级名菜的主料。对虾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虾肉含蛋白质 20.6克,脂肪 0.7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系高蛋白营养水产品。鲜食可烹调红焖大虾、煎明虾、溜虾段、琵琶大虾、炒虾仁等。加工干制成虾干、虾米等为上乘的海味品。对虾也有医药价值,对辅助治疗手足搐搦、阳痿、乳疮、皮肤溃疡、神经衰弱等症,均有一定疗效。
  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于70年代末突破了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解决了人工养殖对虾的苗种问题,80年代以后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在我国沿海北自辽宁丹东市,南至海南沿海均开展了中国明对虾养殖生产,养殖年产量大大超过自然海域的捕捞量,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

字串3


渤海湾“中国对虾”绝迹14年后人工放流
  中广网天津2009年8月27日消息(记者孙阳)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6时25分报道,秋季鱼虾收获期中国对虾即将到来,天津市渔业资源调查队调查发现,在渤海湾“中国对虾”绝迹14年后,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天津渤海湾“中国对虾”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虾汛。目前每个网次可捕获对虾100公斤,是10多年没有过的收获。
  近几年,渤海海域有关省市通过增殖、放流和伏季休渔等措施,对渤海湾生态环境进行养护,使海洋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以天津为例,3年间天津共向渤海近海人工增殖放流各类鱼苗虾苗10多亿尾,其中包括中国对虾6.2亿尾、三疣梭子蟹997万只、梭鱼620万尾、鲈鱼10万尾等。山东省、河北省也向渤海增殖放流了大量中国对虾苗种。另外,2009年充沛的雨量也为“中国对虾”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使对虾生长十分迅速。 
字串5

三、善于伪装的蟹--关公蟹

字串5

字串3

关公蟹

字串3

  生活在海洋中的蟹类,是蟹家族中相当兴旺的一支,它们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本领也各不相同。有行走如飞的沙蟹、不付房租的寄居蟹、能上树的椰子蟹以及用一米多长的长腿支撑自己身体在海底爬行的高脚蟹等等。在众多的海蟹中,最奇特和最有传奇色彩的要算是关公蟹了。 字串9

  关公蟹是一种生活在浅海泥砂质海底,营底栖生活的小型蟹类,它的甲壳宽只有3厘米左右,背、腹之间的距离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厚度,所以蟹体显得特别薄。因为它背甲上面的沟纹象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公的脸谱--卧蚕眉、丹凤眼,因而在我国它被称为关公蟹。

字串7

  这种小型海蟹有四对步尺,后两对步足短小而且尖锐,呈剪刀状,关公蟹能用这两对短小的步足抓住比自己躯体还要大的贝壳、石块或树叶等物背负在自己的背上,把自己的身体伪装起来,以此防御敌害。

字串6

  这种小型海蟹在日本的名字叫平家蟹。日本人为什么叫它平家蟹呢? 这里还有一段典故。平氏家族原是日本有名的一门武士家族,1185年和源氏家族在獭户内海的檀之浦一战,被源氏打败,平家武士们葬身大海。日本人认为这种蟹就是平家武士们亡灵的化身,因为它背甲上面的沟纹象一个怒气冲天的人的脸谱:两眼竖起,口成八字状,看上去是带着许多仇恨的样子,又因为它们多生活在濒户内海,所以日本人称它为平家蟹。关于平家蟹的传说,在日本至今仍广为流传,甚至日本的自然科学书籍中,也叫这种蟹为平家蟹。
 
  1985年正值平家一门武士檀之浦一战惨败800周年,日本《朝日新闻》还专为此刊登了有关这种蟹的一些报道和不同见解的争论,争论的内容是为什么平家蟹在濒户内海特别多。美国人卡尔·赛格认为:由于日本渔民捕到此蟹后,认为是平家武士的亡灵,所以都重新把它们放归到海中,因而促进了这种蟹的大量繁衍。而日本横滨大学的酒井恒博士认为不能用这种说法来解释,因为平家蟹不只生活在檀之浦。这种蟹之所以得以大量繁衍,主要是因为它们压根儿就没有多少肉,根本就不能食用,并非什么亡灵的原因。显然酒井恒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字串5

         
寄居蟹                          格纹细螯蟹

字串9

       

字串1

 斑蟹                     岩虾 字串8


 
四、龙 虾 字串9

字串2

龙虾

字串4

     龙虾(学名:Palinuridae)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属动物。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厘米~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是虾类中最大的一类。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龙虾属共有19种,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中国已发现8种,以中国龙虾产量较大。岩龙虾属的种,也是重要经济龙虾类,分布于南半球。也有另一科的淡水小龙虾。    字串8

    龙虾只产于我国东海南部和南海;广东省东部和西部浅海产量较大。
五、梭子蟹节肢动物中的活化石--鲎
  鲎,是海栖用鳃呼吸的节肢动物,因其附肢位于口的周围,故属肢口纲。堂的身体呈瓢状,由头胸部、腹部和尾剑三部分组成。整个身体覆以硬甲,背部圆突,腹部凹陷。在动物界中,像鲎这样4亿多年来,一直顽固地保持着古老面貌、拒不进化的现象是不多见的。这对人们今天来研究亿万年前生物的进化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优点。 字串8

 
梭子蟹节肢动物中的活化石--鲎

字串1

  鲎的祖先,最早出现在古生代的泥盆纪,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一些动物,或则进化,或已灭绝,而唯独鲎保存下来并仍保留其原始、古老的相貌,成为现今人们研究古生物化石的佐证,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从它的胚胎发生过程来看,幼鲎酷似古生代寒武纪出现的三叶虫,所以鲎可能是与三叶虫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

字串8

  亿万年来,鲎默默无闻地生长、发育、繁衍后代。人们长期以来只把它做为一种海味来品尝它的肉、卵的鲜美,别无他用。然而,到本世纪60年代初,人们发现鲎的眼睛很像一个地磁波接受器,能在光线昏暗的海底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于是鲎眼成为人们仿生的对象。人们根据鲎眼的结构原理,研制设计出许多新仪器,至此,这一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时便名声大噪,为世人所瞩目。
 
字串7

字串1

海滩上的鲎
  字串4

  圆尾鲎是现存种类中个体最小的一种。它平均体长为30厘米左右,体重平均在0.5公斤左右。过去的资料记载,我国沿海只有中国鲎一种。1984年广西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在调查我国沿海鲎资源的过程中,在南海北部湾沿岸浅海现了圆尾鲎。为此现今我国沿海已有中国鲎和圆尾鲎两种。 字串9

  圆尾鲎的肉不能食用,人们吃了之后会引起中毒乃至死亡。所以广西一带沿海渔民称它为鬼鲎仔。 字串6

  圆尾鲎在我国北部湾沿海的首次发现,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可喜的。这不仅丰富了我国沿海鲎的种类,而且对进一步研究它的形态、生态和生理机能,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六、藤壶
 

字串6

字串3

  藤壶
   字串3

    当我们在海滨漫步时,还会看到岩石上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节肢动物大学族中又一分支,叫藤壶。藤壶的形状有点像马的牙齿,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常叫它"马牙"。藤壶不但附着在礁石上,而且还能固着在船体上,任凭惊涛骇浪的打击也冲刷不掉。它们为什么能牢牢地附着在岩礁和船体上呢?这是因为藤壶在每一次蜕皮之后,就要分沁一圈粘性的藤壶初生胶,这种胶含有多种生化成分和极强的粘着力。目前,藤壶的这种奇特胶着能力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旦开发成功,这种"藤壶粘合剂",将在水下抢险补漏工作中大显威力。
   本篇文章来源于紫雨咖啡屋百度博客. 小站站长向原作者和原录入者表示崇高的敬意与衷心的感谢!
    原文链接:http://hi.baidu.com/qingfengmingyuejiayuan/blog/item/149725dd336253de8d10298a.html

字串5


上一篇:海冰的威力
下一篇:色彩斑斓小龙虾
救救大自然环保公益网站:WWW.99DAZIRAN.COM

24小时热门信息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