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疫情警人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时间:2009-08-13 19:50:48  来源:新华社  作者:  点击: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鼠疫疫情日前宣布解除封锁。疫情暴发以来,引起了人们对鼠疫这种古老疾病的极大关注。医学专家指出,虽然鼠疫目前还没有办法消灭,但是,从已经掌握的各项防控措施看,是可防可控的。要让鼠疫远离我们,除了加强自身防护、提高机体免疫力之外,管住自己的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
  鼠疫可防可控:做到“三要三不要”
  鼠疫,又叫“黑死病”,是一种古老的烈性传染病,在全球已经流行了近2000年。曾经有过三次大的流行,夺走了全球大约3亿人的生命。目前,鼠疫仍然是全球重点控制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医学专家说,只要做到“三要三不要”,是可以避免感染鼠疫的。
  卫生部海南藏族自治州防控鼠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布基地副主任丛显斌教授介绍,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从动物—跳蚤—人的传播;二是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三是通过剥食患有鼠疫病死动物时,鼠疫菌直接进入创口感染,引发鼠疫。
  丛显斌教授说,预防鼠疫,首先要做到“三要”:发现病(死)旱獭和其他病(死)动物要报告;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要立即报告;发现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要立即报告。

字串2


  然后是做到“三不要”: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旱獭和其他病(死)动物;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死者家中吊丧。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王虎教授说,肺鼠疫是呼吸道传播疾病,人与人间高风险传播距离为3米。
  他说,从此次疫情分析,继首例患者死亡后,所有的确诊病例主要是他的亲属、邻居和接诊的村医,他们都因照顾和探视首例患者,与他有过十分密切的接触而感染。“因此,防止感染鼠疫,一定要做到不扎堆,不凑热闹,增强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做到“三早”,鼠疫可治不足惧
  王虎说:“就本次疫情来说,只要控制住疫源地,现有的患者不流失,疫情就不会传播出去。”
  因此,此次疫情发生后,西宁的市民甚至是省外的人们,担心疫情会影响到他们生产生活的安全,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夏连续介绍说,我国早在1954年就基本控制住了人间鼠疫的流行,摸清了疫源地分布、传播途径等。近年来,我国人间鼠疫的发生仅是散发或局部暴发。已经有比较成熟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方案,只要做到“三早”: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就能及时控制疫情。

字串9


  此次疫情从发生到解除疫区封锁,仅9天时间。截至目前,除3例病人因发现晚、病情重而死亡外,其余患者包括两名病情较重的患者已经趋于好转,正在康复治疗,隔离人员和疫区没有出现新增病例。
  同时,隔离留观的332名密切接触者,经实验室血清化验正常,按医学规定已于8月8日晚8时全部解除隔离。
  疫情警示人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卫生部海南藏族自治州防控鼠疫专家组成员、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教授说:“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自身防护,洁身自好,努力提高自身免疫力,做到重预防,不恐慌,是免于传染的关键。”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王虎教授说,此次疫情让人们对距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产生健康。“人与人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特别是健康人和非健康的人;人与动物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特别是患病的动物、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
  疫情也警示人们要节制自己不恰当的欲望。此次鼠疫的发生,追根溯源,是首例患者家的狗吃了草原上自毙的染疫旱獭而感染了鼠疫,之后通过它身上寄生的跳蚤又将鼠疫传染给了主人。
  旱獭,是草原上一种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并参与鼠疫流行,然而由于其肉质十分鲜美,皮毛、油都有实用价值,所以捕食、贩卖旱獭的行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青海农区,有一个沿袭多年的“陋习”:吃旱獭。特别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正是旱獭膘肥体壮时,很多农区的群众就会到牧区捕猎。虽然政府一再以通告等形式禁止,但目前收效不大。(记者吕雪莉)
救救大自然环保公益网站:WWW.99DAZIRAN.COM

24小时热门信息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