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土地母亲,您怎么越来越瘦弱

时间:2011-09-02 09:00:48  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  点击:

土地瘠薄化四大症结 字串5

    长期以来,我们不断重复着一个事实,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然而我们忽略了另一个事实,中国化肥使用量占全世界的1/3还要多。统计显示,1980年至今,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了56%,而化肥投入量增长了225%;同期,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粮食单产水平提高了51%-52%,而化肥投入量则减少了31%-47%。 字串5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徐明岗告诉记者,作物产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基础地力,一个是水肥管理。国外农业产量中,基础地力(土壤本身肥力)贡献率可达70%左右,而我国平均只能达到50%左右。我国土地的瘠薄程度可见一斑。半月谈记者在基层调查发现,多种行为直接导致了土地质量下降。而更让人忧心的是,这些行为多植根于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一时难有改观。

字串7

超量施肥,土地不堪重负 字串1

    吉林省榆树市刘家镇刘家村农民姜臣是一个种地的老把式了,他说现在的粮食产量很大程度上是化肥给“催”上来的。“我家在七八年前,一公顷农田也就是用4袋、200公斤的化肥,现在光底肥就要将近五六百公斤,粮食产量确实增加了,但是成本也增加了不少。”姜臣说。 字串4

    在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记者见到了梨树镇北老壕村农民王井臣,他家的1.2公顷农田,每年要使用24袋化肥,至少是1200公斤。“种了这么多年的庄稼有个明显的感受,现在的地嘴太馋了,没有化肥真是不打粮呀。”王井臣说。

字串5

    梨树县倍丰农资经销店店主苏保民已经从事化肥经销近30年,她告诉记者,目前化肥施用量越来越大,化肥销售量呈现逐年上涨态势。“10年前,我这里每年也就能卖个百八十吨,现在都几千吨了。地还是那些地,顾客还是那些顾客,你看看这化肥用量增加了多少。” 字串2

    江苏省阜宁县农民张林发告诉记者,现在庄稼发黄的次数比以前要多一些,主要是地里的基本营养跟不上。而只要看到庄稼发黄,大家就习惯性地加施尿素等氮肥。

字串9

    基层农技人员普遍反映,农民不太重视氮、磷、钾肥合理配比施用,类似的不科学施肥方法,也是导致部分地区化肥使用量越来越大的原因。“实际上,如果配比得当,因地施肥,每亩可以减少施肥50斤左右。”阜宁县农工办主任张秀建说。 字串8

    吉林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笑然告诉记者,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化肥的总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的1/3以上。近年来,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村土地的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多,造成了土地沙化及有机质含量下降等问题的发生。

字串4

耕作不当,土层变浅变硬 字串5

    记者在农村采访发现,这些年旋耕机械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极大降低了农民种地的劳动强度。然而山东省齐河县陈庄村老农刘京山对此却不以为然。

字串7

    “农谚说,麦种黄泉谷露天,豆子露出多半边。意思就是小麦播种越深越好。可是现在普遍采用旋耕,只能耕15公分深,麦根也就只能扎15公分,不耐寒、不耐旱,影响产量。”刘京山说。 字串7

    山东省济阳县高槐村农民艾传水也感叹,过去都是手扶犁,能犁25公分左右,铁犁板还能把翻出来的土甩出去,大土块都能摔碎,再用耙子耙一遍,地就变得松散了,保墒耐旱透气。

字串1

    在江苏省阜宁县和东海县,记者采访中同样了解到,由于农村普遍采用浅层耕作技术,土壤的结构、养分等理化性状已不容乐观。东海县农民赵建动说:“现在基本不深耕了,主要是旋耕机表层操作,土壤板结趋势比较普遍。小麦收了三五天秧苗就栽插好了,也不可能去深耕。” 字串3

    “耕作20厘米左右是比较理想的,但实际上,目前深耕较少,一般只有十二三厘米。”东海县土肥站站长宋承斌分析,长期浅层耕作,不利作物根系生长,容易倒伏;土壤理化状况变差;草籽集中在表层,草害容易加重。 字串5

    大水漫灌的浇水方式也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破坏。山东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高希星说,我国在农田灌溉上方式很传统,在持续几千年的实践之后,许多地方浇地依然是“大水漫灌”。 字串9

    刘京山说,大水漫灌除了浪费水之外,还对土地不好。“水漫一遍,地就瓷实一分,常年这么漫灌,地就越来越瓷实。”

字串4

    记者年初曾到河南省邓州市采访,桑庄镇陈堂村村支书周中会给记者说了一件事:“我们这儿土壤板结需要改良,农业专家建议实行深耕,结果小机械耕不动,就换成了100马力的大拖拉机,还是犁不动,一加油门把犁齿都给拗断了。”

字串1


上一篇:不可忽视的化肥污染
下一篇:没有了
救救大自然环保公益网站:WWW.99DAZIRAN.COM

推荐信息

    24小时热门信息

      AD